食肉目动物【真兽亚纲】

食肉目动物俗称猛兽,本目动物成员的多样性着实令人惊叹。冰原上凶悍的北极熊,看似笨拙却能游泳、潜水的海狮,体形娇小的黄鼠狼……都是这个大家族的成员。它们来自同一类食肉动物祖先,均有4颗能剪断生肉的裂齿,咬合力十分强悍。

犬科

早在很久以前,人类就已经对野生犬类——狼进行驯化,让它们帮助狩猎和警戒,从而成为了人类亲密的朋友。如今,在人类捕杀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有些犬科动物已经濒临灭绝。
犬科家族档案
主要特征
  • 四肢修长,尾部多毛;
  • 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
  • 犬齿以及裂齿发达。
生活简介
犬科动物善于快速且长距离奔跑。捕捉猎物时,它们常展现出过人的洞察力和忍耐力。除个别种类喜独居外,大部分犬科动物热爱群居。它们一起狩猎,共同保护领地、照顾幼崽。

丛林狼

  • 体长:0.7~1m
  • 体重:14~22kg
  • 食性:肉食
  • 分布:北美洲
丛林狼是北美洲独有的犬科动物,具有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草原、沼泽、森林、牧场……都可能是它们的栖息之所。
丛林狼之间如何沟通?
与其他犬科动物一样,丛林狼用气味、面部表情、尾巴姿势以及各种长短不一、或高亢或低沉的嚎叫声来相互沟通。

鬃狼

  • 体长:1.2~1.3m
  • 体重:20~25kg
  • 食性:杂食
  • 分布:南美洲
鬃狼白天在巢穴中休息,夜晚出巢狩猎。遇到敌害时,鬃狼脊背上的鬃毛可以竖起,意即向对方示威。

  • 体长:0.85~1.3m
  • 体重:10~20kg
  • 食性:杂食
  • 分布:亚洲
豺是犬科豺属唯一现存的物种。它们体形比狼小,性情却比狼还凶悍。豺多栖息在山地草原、疏林以及草甸之中,常成群聚集。它们群体意识很强,不同豺群之间会相互配合以击退敌人。

北极狐

  • 体长:50~60cm
  • 体重:2.5~3.8kg
  • 食性:杂食
  • 分布:北极圈
分布于北冰洋沿岸地带及苔原区的北极狐,能在零下50℃的环境中生活,是有名的耐寒动物。冬季北极狐的毛会变成白色,夏季则变成暗黑色。

猫科

在哺乳动物这个庞大的动物群体中,猫科动物是著名的肉食者。发达的肌肉、锋利的牙齿、能洞察一切的听觉和视觉,让它们一直处在食物链顶端。如果单论追捕猎物的速度,恐怕没有哪一科的动物敢与它们相媲美。
猫科家族档案
主要特征
  • 四肢中长,趾行性;
  • 头大偏圆,吻部较短;
  • 犬齿、裂齿发达,皮毛柔软。
生活简介
野生猫科动物分布在欧亚大陆、非洲、美洲的寒带及热带的森林、草原、山地和沙漠之中。它们多数以草食性动物为食,喜欢独居。大部分猫科动物都善攀爬和跳跃,特殊种类还会游泳。

  • 体长:1.6~2.3m
  • 体重:100~225kg
  • 食性:肉食
  • 分布:非洲、亚洲
大部分狮子生活在非洲,一部分体形较小的亚洲狮子分布在印度吉尔森林国家公园中。狮子是猫科动物中最喜群居的动物,它们能够保持长期而稳定的群体关系,相互帮助,共同狩猎,照顾后代。
狮子群
一个狮群通常由4~35头狮子组成。它们团结协作,各有分工。狩猎的任务通常由雌狮来完成,而雄狮体形较大,主要负责守卫领地。雌狮狩猎成功以后,会将食物先让给雄狮,之后才享受战利品。

东北

  • 体长:2~2.3m
  • 体重:170~350kg
  • 食性:肉食
  • 分布:亚洲东北部
东北虎也叫西伯利亚虎,是现存体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肉食性猫科动物。在我国,它们被视为“丛林之王”。东北虎感官十分敏锐,性情凶猛,既会爬树,又善游泳。它们主要靠捕食野鹿、野猪等哺乳动物为生。

孟加拉虎

  • 体长:1.6~1.9m
  • 体重:140~220kg
  • 食性:肉食
  • 分布:印度、孟加拉国
孟加拉虎又称印度虎,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虎种。它们的体形仅次于东北虎,颜色不唯一,多布斑纹。现在,因为栖息地的破坏,孟加拉虎的生存状况也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虎身上的斑纹有什么作用?
虎身上的斑纹其实是一种伪装。有了这些斑纹,它们就能与那些形态多样的植物融为一体,偷偷接近猎物了。

华南虎

  • 体长:2.3~2.5m
  • 体重:110~150kg
  • 食性:肉食
  • 分布:中国
与其他虎种相比,华南虎头骨较大,体形更加修长。它们是现存所有虎类中生存状况最危险的一种,有些专业人士甚至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华南虎就已经在野外灭绝了。

猎豹

  • 体长:1~1.5m
  • 体重:35~72kg
  • 食性:肉食
  • 分布:亚洲、非洲
浑身长满斑点的猎豹是陆地上奔跑最快的动物,它们如果全速奔驰,时速能达到每小时110千米。猎豹喜欢栖息在丛林或疏林等地,平时多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才会成对出行。
伏击捕食
猎豹比较警觉,即使在散步、睡觉的过程中,也会时不时地侦察一下周围的情况。倘若碰到心仪的猎物,它们就会悄无声息地潜伏在草丛等隐蔽地方,寻找下手时机。不过,猎豹虽然有世界第一快的速度,却不能持续高速奔跑,它们捕食成功的概率也只有17%左右。

薮猫

  • 体长:60~100cm
  • 体重:7~18kg
  • 食性:肉食
  • 分布:非洲
耳朵很大、皮毛黄色带黑斑的薮(sǒu)猫,很像一只小猎豹。主要分布在非洲大草原,以捕食啮齿动物为生。它们的跳跃能力很强,捕食效率非一般动物能比。因为皮毛美丽珍贵,薮猫一直深受偷猎者侵扰。

雪豹

  • 体长:1~1.3m
  • 体重:38~75kg
  • 食性:肉食
  • 分布:中亚高原地区,中国青藏高原及帕米尔高原
雪豹周身长有浓密的白毛,上面分布着不规则的黑色圆环。它们终年生活在雪线附近,外形与虎类似。雪豹性情凶猛,喜欢跳跃,常以猛扑的方式捕捉岩羊、高原兔等动物。

云豹

  • 体长:0.7~1.1m
  • 体重:16~40kg
  • 食性:肉食
  • 分布:东南亚
云豹是大型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小的一种,因身上有云状斑纹而得名。它们的身体柔韧,能在树间自由跳跃,捕杀小动物,而利爪和粗尾就是最好的攀爬工具。

狞猫

  • 体长:60~95cm
  • 体重:13~18kg
  • 食性:肉食为主
  • 分布:非洲、西亚
喜欢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狞猫,善于跳高、跳远,还有飞扑鸟类的本领。它们有些挑食,对于入口的猎物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比如动物的内脏要扔掉,吃肉之前要将动物毛发拔干净等。

熊科

熊科动物由早期犬科动物进化而来,拥有十分锐利的裂齿。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因食性发生改变,裂齿也变扁了。现在,熊科动物虽然外表凶悍,但家族成员多数偏向草食。本科动物主要栖居在北半球,以寒冷地带数量最多。
熊科家族档案
主要特征
  • 体形健壮,吻部较长,尾巴短小;
  • 前后肢均为5趾,以足掌着地行走;
  • 行动迅速,可直立。
生活简介
生活在北半球的熊科动物有冬眠习性,这段时间它们靠其他季节贮存的脂肪为生。除冬眠期外,熊科动物没有固定居所。雌、雄熊科动物只有发情期才会生活在一起,平时多独栖。
身姿矫健的“胖子”
熊外出散步时,四肢移动的频率不高,动作常显得过于缓慢。但它们追逐猎物时,速度却出奇得快。遇到敌害时,熊还能使出绝招,以后腿为支撑站立起来,给对方以强大的震慑力。不仅如此,它们有事没事还会到树上活动一下,舒活筋骨。
为什么不能招惹熊?
别看熊体形巨大,其实它们非常容易受到惊吓。因为视力不佳,这些大家伙处处小心翼翼,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突然暴躁起来。这时的熊往往变得异常危险,只要它们挥起大掌随意拍一下,很多动物就一命呜呼了。所以,动物们一般情况下都会对熊敬而远之。

棕熊

  • 体长:1.5~3m
  • 体重:90~780kg
  • 食性:杂食
  • 分布:亚洲、欧洲、北美洲
棕熊品种很多,最大的是栖息在美国阿拉斯加的科迪亚克棕熊,这种熊的体重可达780千克。而最小的棕熊是叙利亚棕熊,体重只有90千克。棕熊嗅觉出色,灵敏度甚至是猎犬的7倍。它们的耐力也相当了不起,可以持续高速追击猎物几十分钟。

懒熊

  • 体长:1.4~1.8m
  • 体重:80~145kg
  • 食性:蚂蚁、白蚁
  • 分布:亚洲南部
懒熊栖息在亚洲南部阔叶林中,夜间活动频繁。它们喜欢进食蚂蚁、白蚁和蜂蜜。这种熊脾气变化无常,经常伤人。

眼镜熊

  • 体长:1.2~2m
  • 体重:60~175kg
  • 食性:杂食
  • 分布:南美洲中西部
眼镜熊是南美洲唯一的熊科动物,它们与中国大熊猫是近亲。这种熊性情温顺,大部分时间都在林间睡觉、觅食。眼镜熊的食物多样,水果、蜂蜜、植物根茎、甘蔗,甚至带刺的仙人掌,在它们的眼中都是美食。
栖息地
大熊猫多栖息在坳沟、河谷、山腹洼地,这里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竹木生长茂盛,水源充足。对于爱吃竹子的大熊猫来说,可谓绝佳的食源基地。经统计,大熊猫每天进食竹子的重量是它体重的40%,堪称“大胃王”。
大熊猫只吃竹叶吗?
大熊猫虽然以食竹为主,但它们的食物种类也十分丰富,只不过这些食物都与竹子有关。万物复苏的春天,大熊猫多吃竹笋;夏天,竹木生长茂盛,它们吃竹叶;到了秋天,它们则专挑竹子的嫩茎下口。偶尔,它们也会捕捉竹林里的竹鼠等小动物调剂口味。

大熊猫

  • 体长:1.5~2m
  • 体重:60~160kg
  • 食性:以竹子为主
  • 分布:中国四川、陕西等地
大熊猫数量很少,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动物之一。这种毛色黑白相间的动物,只分布在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等地,被誉为“中国国宝”。它们憨态可掬,性情温顺,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现在,大熊猫已经成了中外友好往来的重要使者,经常出国参加交流活动。
大熊猫幼崽
雌性大熊猫一胎一般只能产下一个或两个幼崽。刚刚出生的幼崽体表覆有一层白色细毛,眼睛不能感光,非常娇弱。在熊猫妈妈的悉心照料下,4个月后,幼崽逐渐强壮起来,皮毛也与成年大熊猫无异。这时,它们不但能奔跑,还能爬树。

北极熊

  • 体长:1.9~2.8m
  • 体重:400~680kg
  • 食性:肉食
  • 分布:北冰洋附近
北极熊是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因拥有一身雪白的皮毛,也被称为“白熊”。北极熊性情凶猛,是当之无愧的“北极霸主”。它们能在严酷的环境里生存,嗅觉十分灵敏,可以随时感知周围气息,准确发现猎物。
丰富的食物
北极熊主要捕食海生哺乳类动物,其中斑海豹是它们的最爱。为了能够饱餐一顿,它们可以在斑海豹出没的地方苦等数个小时。不过,北极熊也会捕捉海象、白鲸、鱼类和海鸟等充饥。
北极熊幼崽
北极熊每3年才会交配一次。为了获得雌熊青睐,雄熊之间往往会上演激烈大战。雌熊在四五月份受孕后,当年11月份至来年1月份避居到洞穴中产崽。幼崽从出世开始,便接受母亲长达3个月的哺育。之后的2~3年里,它们会跟着母亲学习生存、捕猎技巧,直到成为一个合格的猎食者,才开始独立生活。
全能猎食者
北极气候寒冷,到处被冰雪覆盖。普通动物要想在冰上行走都十分困难,更不要说捕食了。但北极熊不怕,它们有像冰锥一样的爪子,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有关研究表明,北极熊的最快速度能达到40千米/每小时。不仅如此,它们还会游泳、潜水,那巨大的脚掌在水中完全可以当船桨来用。

獴科

獴科动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尤以非洲最多,其中仅马达加斯加岛就有9种。它们大都头颈部较长,拥有发达的内耳,比较机警。多数种类具有群栖特点,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团结友爱。
獴科家族档案
主要特征
  • 头骨形态、牙齿与犬接近;
  • 四肢短小,后足4趾;
  • 尾基部位较粗。
生活简介
在非洲,獴科动物是群栖性最强的哺乳动物之一,常成群栖息在山林沟谷旁的岩石缝隙和树洞中。平时,它们多在白天外出觅食,惯用前爪和吻部挖掘土壤,寻找蚯蚓、昆虫等食物。

环尾獴

  • 体长:32~38cm
  • 体重:700~900g
  • 食性:杂食
  • 分布:马达加斯加
环尾獴是马达加斯加罗的特有物种,通常以小群形式出现。它们多吃小型脊椎动物和昆虫,偶尔也进食果实。受到威胁时,环尾獴会竖起毛、拱起背,让自己看起来更有气势。

细尾獴

  • 体长:42~60cm
  • 体重:约975g
  • 食性:昆虫、草根等
  • 分布:非洲南部
细尾獴社会性特征十分明显,往住可形成多达四五十只的大型群体。在这个大群体中,成年细尾獴担当预警、保护后代的重任。

海豹科

海豹科动物身体笨重,游泳时依靠后鳍划水。因为后肢与尾部连在一起,所以在陆地上不能行走,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本科动物所有种类都长有皮毛和长胡须。
海豹科家族档案
主要特征
  • 头圆颈粗,无外耳壳;
  • 四肢又短又宽,均呈鳍状;
  • 后肢与尾相连,永远向后。
生活简介
海豹科动物平时以鱼类为生,偶尔也用尖利的牙齿进食贝类。它们在水中身形灵活,无论俯仰均能游泳。但在陆上行动受限,多依靠蠕动和拖拽前进。

斑海豹

  • 体长:1.4~2m
  • 体重:70~170kg
  • 食性:肉食
  • 分布:西北太平洋
斑海豹警惕性很高,即使睡觉也会不时地醒来察看周围的情况。如果发现敌人靠近,它们会迅速从高地或岸边滚入水中,急匆匆地逃走。
海豹的胡须有什么用?
一项科学研究表明,海豹胡须的敏感程度甚至可以与人类的手相媲美。正如人类的手可以辨别不同物体的形状、外表一样,海豹的胡须可以准确感触到蛤、贝和虾、蟹的存在。

冠海豹

  • 体长:2~2.5m
  • 体重:190~350kg
  • 食性:乌贼、鱼类
  • 分布:北极和亚北极地等
冠海豹因其头顶有一个黑色皮囊而得名。雄性冠海豹为了吸引异性,会将红色鼻囊吹胀,向对方表达爱意。当它们遭遇敌害时,也会鼓起鼻囊,向对方示威。

海狮科

海狮科动物属于鳍足动物,包括海狗和海狮两类,大部分分布于温带海洋。这些海洋哺乳动物的鳍状肢可向前移动,所以即使在陆地上行动也十分矫健。繁殖期一到,众多海狮会长时间驻留在岩石、海岸或浮冰上,进行交配、育幼和换毛。
海狮科家族档案
主要特征
  • 肢呈鳍状,尾部发达;
  • 趾间有蹼,善游泳;
  • 躯体呈纺锤状,牙齿锋利。
生活简介
海狮科动物在水中身体很灵活,能自由捕捉鱼类,但它们却不善深潜。本科动物偏爱群居,一个群体中通常由一雄多雌构成。雄性之间为了争夺配偶会爆发激烈争斗,体形庞大者更占优势。因为智力较高,部分成员常被驯化为人类表演。

北海狮

  • 体长:2.3~3.5m
  • 体重:300~1000kg以上
  • 食性:以鱼类为主
  • 分布:北太平洋海域
北海狮是体形最大的海狮,雄性体重是雌性的3倍。因为人类过度猎杀和自然环境的恶化,现在这种海狮的数量正在骤减。

加州海狮

  • 体长:1.8~2.5m
  • 体重:120~400kg
  • 食性:肉食
  • 分布:北美西海岸
加州海狮常在海岸附近活动,多群体出现在沙滩、码头上。它们善于速游,泳速能达40千米/小时,可谓速游高手。

海象科

海象科仅有海象一种成员,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海域,因长有两根长长的类似象牙的獠牙而得名。它们属于群居动物,常以数百头的规模聚集在海岸上,彼此头靠头、背靠背,这时陆地和冰川上的空间就变得拥挤不堪。

海象

海象家族档案
主要特征
  • 上犬齿突出,在口外形成獠牙;
  • 吻部有很多硬毛;
  • 体形呈纺锤状,皮肤粗糙、多褶皱;
  • 四肢肥大,呈鳍状。
生活简介
海象科动物非常善于游泳,潜水很久才会露出水面呼吸。但它们到了陆地上却只能靠肥厚的四肢挪行,十分笨拙。本科动物食量很大,主要靠獠牙挖掘海底的虾、蟹、蚌、蛤为食,有时也吃鱼和水中嫩植物。
保暖与变色
海象的皮下脂肪极厚,脖颈处的脂肪厚达15厘米,这可以帮助它们适应寒冷气候,维持正常体温。当海象在岸上懒懒地晒日光浴时,动脉扩张会将身体血液输送到皮肤表层,于是它们的皮肤就变成了粉红色。这也是海象维持体温的一种方式。
海象的长牙有什么用?
海象无论雌雄都长有长长的獠牙。这两根獠牙不仅是它们攀登冰丘、挖掘食物的工具,还是危急时刻自卫的武器。繁殖季节,雄性海象就是靠这两根大“长剑”争夺繁殖领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