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禽

游禽体形相差悬殊,但大都善于游泳和潜水,能在各种水域活动,分布十分广泛。它们尾脂腺发达,能分泌大量油脂,涂抹在羽毛上可以保护羽衣不被水浸湿。许多游禽喜欢群居,部分种类有依季节迁徙的习性。

鸥科

身姿健美的鸥科鸟类常在沿海水域活动,是人类最熟悉的海洋与湖泊鸟种。多年来,人们依据本科鸟类的独特习性,总结出了一些寻找捕渔地点以及天气变化的宝贵经验。
鸥科家族档案
主要特征
  • 体形中等,体羽多为灰色或白色;
  • 鸟喙尖端有钩,尾部多呈圆形;
  • 腿脚短,趾间有蹼。
生活简介
鸥科鸟类属于群栖动物,喜欢聚集在食物丰富的海域。它们善于捕捉鱼类、虾蟹,也捡食人们的残羹剩饭,因此时常尾随船舶飞行。鸥科鸟类因骨骼特殊,能感知到气压变化,天气晴朗时多贴近海面飞翔,天气变坏则会成群飞向海边或聚集在沙滩上。

银鸥

  • 体长:60~66cm
  • 繁殖:窝卵数2~3枚
  • 食性:鱼类、水生无脊椎动物
  • 分布:亚欧大陆、北美洲
银鸥多出现在港口和海滩附近,迁徙时前往内陆河流、湖泊。银鸥动作敏捷,可在空中飞行和滑翔,也善于游泳。

楔尾鸥

  • 体长:30~36cm
  • 繁殖:窝卵数1~3枚
  • 食性:鱼类、软体动物
  • 分布:北美洲、亚洲、欧洲
楔尾鸥多分布在北半球,数量稀少。夏季,楔尾鸥颈部会出现一条很窄的黑色颈圈,十分别致。

红嘴鸥

  • 体长:35~45cm
  • 繁殖:窝卵数2~4枚
  • 食性:鱼虾、昆虫、甲壳类等
  • 分布:除极地外的世界各地
这种鸥与鸽子类似,喜欢集群活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沿海港口、湖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鸥科鸟类为什么是渔民的好朋友?
鸥科鸟类除了能帮助人们预报海上天气,还能帮渔民找到鱼类富集区。它们主要以鱼、虾、蟹、贝类为食,所以只要准确掌握其捕食地点,渔民们很少有空手而归的时候。

白鸥

  • 体长:44~48cm
  • 繁殖:窝卵数约2枚
  • 食性:杂食
  • 分布:欧亚大陆、美洲北部
白鸥的羽毛洁白,体态优雅,是海鸥家族有名的“淑女”。它们平时爱吃鳕鱼,有时也吃一些浮游动物。

燕鸥科

燕鸥科鸟类是海鸟中体形较小的一类群体,因长着燕形尾羽而得名。这个家族成员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依靠潜水技艺捕食。
燕鸥家族档案
主要特征
  • 体形较小,翅膀尖长;
  • 喙部尖细;
  • 尾部形状与燕尾类似。
生活简介
燕鸥科鸟类都是优秀的“飞行家”,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它们擅长俯冲潜水,但不怎么游泳;平时喜欢成群出动,依靠捕食鱼虾和水生昆虫为生。

北极燕鸥

  • 体长:30~40cm
  • 繁殖:窝卵数1~3枚
  • 食性:鱼类、甲壳类海洋动物
  • 分布:世界各地
北极燕鸥是燕鸥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成员,也是鸟类迁徙最远距离的纪录保持者。由于具有超乎寻常的远距离飞行能力,燕鸥一年中可以经历两次夏天。夏季,北极燕鸥在加拿大北极圈附近繁殖、活动;冬季来临之前,它们就会迁往南极洲南部近海生活。从每年3月份开始,它们又将踏上返回北极的征程。据统计,一只北极燕鸥一生的飞行距离超过80万千米,足以往返月球一次。
俯冲捕食
燕鸥喙部细长,翅膀狭窄,身体呈流线型。捕食时,它们常在水域上空短暂盘旋,然后再发动袭击,突然俯冲到水中。
寻找道路
北极燕鸥之所以迁徙过程中不会迷路,有些专家认为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大脑中有一种类似指南针的磁性粒子。此外,北极燕鸥还能依据太阳、星星识别方向,辨别河流、山川等各种各样的路标。

海雀科

海雀科鸟类主要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太平洋,平时多栖息在海洋上,只有繁殖期才会回到岛屿或陆地。它们的游泳和潜水能力极强,在水下追捕猎物的技术相当出众。
海雀科家族档案
主要特征
  • 体表羽毛多为黑白两色;
  • 翅膀窄小,尾短;
  • 前趾有蹼膜。
生活简介
海雀科鸟类在水中身姿极为灵巧,但上岸后却需要像企鹅般“直立行走”,速度缓慢,动作笨拙。

海鸦

  • 体长:40~45cm
  • 繁殖:窝卵数1枚
  • 食性:以鱼为主
  • 分布:太平洋和大西洋北部
海鸦生活在北极及其附近海域,喜欢成群聚集在海岬、岛屿上眺望远方。它们善于潜水,在水下捕鱼时间可持续1分钟。

大西洋海鹦

  • 体长:32~38cm
  • 繁殖:窝卵数1枚
  • 食性:以鱼为主
  • 分布:北极地区、大西洋北部
大西洋海鹦那色彩缤纷的喙为它们赢得了“海鹦鹉”的雅称。冬季,大西洋海鹦的喙是单调的灰色;到了春季,为吸引异性的注意,它们的喙就恢复了绚丽的色彩。大西洋海鹦善于游泳,多捕食鲱鱼和沙鳗等小型鱼类,一次能叼住十几条小鱼。

信天翁科

信天翁科海鸟是鸟类家族中有名的“飞行家”,几乎一生都生活在浩瀚的大海上,很少上岸。它们的体形和飞行能力都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在大洋上空连续滑翔几个小时,并且常常飞离海岸很远。所以人们只有远洋航行时,才会在礁石和海岛上发现它们的踪影。
信天翁家族档案
主要特征
  • 体形出众,翅膀狭长;
  • 头小颈长,鼻孔呈管状;
  • 喙长且向下弯曲。
生活简介
信天翁科海鸟飞行时多滑翔,常数个小时不用扇动翅膀。它们以海为家,除了繁殖后代,其他时间均不上岸。本科鸟类喜欢群居,无论是捕食还是飞行,都好群体出动,有合作捕食鱼群的习性。

漂泊信天翁

  • 体长:1.2~1.4m
  • 繁殖:窝卵数1枚
  • 食性:小鱼、乌贼
  • 分布:南极洲附近海域、岛屿
漂泊信天翁是体形最大的一种信天翁,翼展最长可达3.7米。正是这个与生俱来的优势,赋予了漂泊信天翁突出的滑翔本领。它们每下降1米就能滑翔20多米,不怎么挥动翅膀就能在空中停留几个小时。
专情的漂泊信天翁
漂泊信天翁求偶时会发出“咕咕”声,还会向心仪的对象鞠躬,以获得对方的好感。不过,它们对待爱情十分理智,不会“闪婚”。在彼此考察长达一年的时间后,漂泊信天翁才会正式步入“婚姻殿堂”,这时它们确信对方是自己一生的伴侣,从此不离不弃。

短尾信天翁

  • 体长:84~90cm
  • 繁殖:窝卵数1枚
  • 食性:鱼虾、乌贼
  • 分布:北太平洋地区
短尾信天翁的翅膀类似一张满弓,舒展开可达3米宽。成年短尾信天翁头颈略泛黄色,喙是鲜艳的粉红色。特别的是,它们的喙前端还覆盖着一些角质片。

皇家信天翁

  • 体长:1.0~1.2m
  • 繁殖:窝卵数1枚
  • 食性:鱼类、甲壳动物等
  • 分布:南美洲岛屿、新西兰
皇家信天翁的体形很大,平均翼展可达3米。它们的飞行能力非常出众,除了产卵期外,很少在陆地停留。
信天翁是如何飞行的?
信天翁有超高的飞行天赋。它们会逆风起飞,有时还可以助跑或利用悬崖的落差起飞。起飞后,它们会利用风和海洋气流向上飞,然后向下俯冲,以此产生动力再向上飞……通过反复使用这个方法,就可以保证在不同高度持续飞行而不需要耗费太多的体力。海上越是狂风大作,信天翁就飞得越轻松,因为它们完全可以驾驭风能。
幼鸟
小信天翁出生以后,父母会精心照顾它们40多天。之后,为了让孩子学会独立面对世界,信天翁夫妇会忍痛将它抛弃。孤苦无依的小信天翁只能自己生存。一年左右,坚强勇敢的小信天翁就可以自己飞到海上锻炼了。

鸭科

鸭科鸟类是游禽中最大的一科,达150多种。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与其他游禽相比,本科鸟类的羽色更加多样,外形更加靓丽。
鸭科家族档案
主要特征
  • 羽毛细密;
  • 喙部扁平;
  • 趾间有宽蹼。
生活简介
鸭科成员不仅外形区别很明显,习性相差也比较悬殊。但它们都属游禽,多数有营巢的习性。一般情况下,雄鸟的羽毛颜色要比雌鸟艳丽。

鸳鸯

  • 体长:35~45cm
  • 繁殖:窝卵数7~12枚
  • 食性:杂食
  • 分布:亚洲、欧洲
鸳鸯是游禽中著名的观赏鸟类。它们善于游泳、潜水和飞行,是鸟类中的“全能选手”,而且还有很高的隐蔽天赋。鸳鸯通常以一雌一雄的形式出现,在我国被视为美好爱情的象征。

鹊雁

  • 体长:75~85cm
  • 繁殖:窝卵数7~9枚
  • 食性:植食
  • 分布: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
鹊雁体羽像鹊,飞行姿势像雁,因此而得名。这种古老的鸟类早在250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现在它们只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南部的热带沼泽、湖泊以及河流中。

鸿雁

  • 体长:80~95cm
  • 繁殖:窝卵数4~8枚
  • 食性:植食
  • 分布:亚洲、欧洲、非洲北部
鸿雁比较机警,休息时有专职“哨鸟”负责警戒。一旦有人或兽靠近,它们会立即发出警示声音;其他鸿雁接到暗号,会迅速起飞,逃离危险。鸿雁迁徙过程中喜欢结伴而行,常形成“一”字或“人”字形的整齐队列,有序地飞过天际。

大天鹅

  • 体长:1.4~1.6m
  • 繁殖:窝卵数3~7枚
  • 食性:杂食
  • 分布: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
大天鹅是一种候鸟,多栖息在水生植物茂盛、水域开阔的地方。它们胆小机警,多把巢穴建在人迹罕至的浅水上。迁徙季节来临的时候,这些白色大鸟常结成大群引亢高歌,有序地列队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有关研究表明,大天鹅的飞行高度在9000米以上,所以它们被认为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
大天鹅的巢穴有什么讲究?
大天鹅对巢穴的地点选择十分讲究。建巢地点不仅要远离喧闹区,眼前还要有大片明水区,水流平缓稳定,周围最好长有可以遮风挡雨的高秆植物。选好巢址以后,它们便开始搜集淤泥和杂草“打地基”,等巢穴初具规模时,再垫上松软的苔藓和芦苇叶。这样,一个舒适的巢穴便建成了。